“中国认知语言学第九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总结

作者: 时间:2015-10-13 点击数:

2015925-927由中国认知语言学会主办的“中国认知语言学第九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以及全国多所知名高校的认知语言学领域专家应邀出席。我系杨楠主任、张颖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定位”。国际认知语言学会会长Maarten Lemmens做了主旨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家煊教授做了题为“中西方的范畴观”的学术报告。他指出:已有的两种范畴观——离散范畴观和连续范畴观——都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我们提出另外两种范畴观,着眼点不在“离散”还是“连续”,而在“是一”还是“有二”,西方强调“是一”,中国强调“有二”。具体说,西方强调“甲乙分立才是两个范畴”,中国强调“甲乙包含就有两个范畴”。中西方的这种差别在语言学和哲学两个领域都能得到解释,也更能说明中西方在思想、行为、语言上的差异。这两种范畴观一正一负,相辅相成,都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没有高低对错之分,是互补的。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系统阐述了“对构式理论的三点思考”。首先,构式的来源很复杂,可以从外在语言和内在语言两方面进行探究。其次,构式需要与语块理论相结合。按照构式语法理论和语块理论,语言的句法层面存在的是各种各样的构式;而每个构式都由语块构成,语块是构式的构成单位。通过整合构式语法理论和语块理论所形成的“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可以作为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句法上‘主—谓—宾’、语义上‘施—动—受’”这种传统句法分析思路的补充。最后,辩证看待构式与语言信息结构的关系。一种思路是将同义或近义的句子都在构式这一层面处理;另一种思路,将同义或近义构式放在构式和语言信息结构两个层面上来处理。这两种不同思路各有得失利弊,需要进一步探讨哪一种分析策略更好。

随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教师、研究生200余人,分别围绕语言、认知与类型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的汉语研究、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与应用研究等三个主要议题展开讨论。在此次研讨会上,学界初步达成一致意见,认为今后中国认知语言学将更加注重本土化研究。此次会议让参会教师对当前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撰稿:张颖   审稿:杨楠)

Copyright ©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201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