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MOOCs时代教学创新模式研讨会——暨MOOCs课程建设交流会会议总结

作者: 时间:2014-04-16 点击数:

马晓丽  范莉

2014年3月28日至3月30日,我们参加了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全国高校MOOCs时代教学创新模式研讨会。会议相继邀请国家开放大学研究员张少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经理及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韩锡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江做了演讲,同时参与讨论的还有长期从事在线教育、数字图书馆和知识管理等行业运用的超星集团副总裁以及北京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会议主要探讨了一下内容:

1.      MOOCs对教改的影响力

2.      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公司产品的变革

3.      慕课开发的流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4.      慕课时代高校课程建设及教学创新探索

5.      从网络辅助教学走向MOOCs

通过此次会议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慕课(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慕课的发展、变革、特点、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并与各位专家探讨了MOOCs将会给中国带来的挑战和思考。

何为“慕课”?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随后,MOOC课程日益受到众人瞩目。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而员工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这种在线课程模式无疑将引发“学习的革命”,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例如翻转课堂,从以教师为中心真正转变为以员工为中心。如果老师还以传统的讲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员工将用“眼睛和耳朵”投票。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而大学如何运用这一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打开MOOC中的任何一节课,不仅是学习,更是一场电影级别的视觉盛宴。老师们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再加上层出不穷的光影效果,完全打破了我们之前对在线课程的那种画面粗糙、制作简陋的刻板印象。那么,MOOC课程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MOOC和常见的电大网院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它更象一部电影的做法。而所有这些做法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更好通过电视电影的手段和方法,更好的呈现一门课程。一个完整的MOOC团队是非常复杂的,包括:项目经理、助教、志愿者、制作人、摄制团队、后期制作、运营人员;整个制作流程也很长,包括:选题、知识点设计、拍宣传片、集中摄制、后期制作、测试反馈、运营数据;上课按周来算,每个课程一般有十周左右的时间,老师提前准备好内容,每个知识点用什么方式去拍,可以是实验室实景,也可以3D制作模型,可以有板书,也可以由配套测试题,对老师来说对着镜头讲跟对着课堂感觉是完全不同。和传统认为的老师直接把课堂的内容对着镜头读一遍有很大不同,老师为制作MOOC课程,平均一个小时的视频,至少要十倍到二十倍的时间做前期课程内容的准备,即使这个老师的课讲得已经非常熟了。

在整个学习大讨论中,我们感触最深的是慕课给各大高校带来的影响。我们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缺乏,一流水平的高等学校很少,即使在这些学校,优质课程选课人数过多,小班化难以普及,不利于培养员工能力。MOOCs为我们提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它的优势不仅在于能够帮助任何学习者学习网络课程,而且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地点自主开展学习。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传统大学该如何迎接MOOCs?在北大和清华,对于MOOCs,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积极性助推教师的积极性,而是教师积极性和学校积极性并举,而他们的目标也不仅仅只是参与MOOCs,同时也借此改进自身的教学,提高质量。上海的高校也正在探索大规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上海30多所高校建立了课程资源共享中心(UCC),他们进行探索的第一步是把服务对象定在上海高校在校老员工,实行优质课程共享,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他们经过专家评审,精选所在高校首批7门共享精品课程,并采取“面授+视频课程+讨论”的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调动教师、员工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员工对共享课程普遍反映较好,目前选学这些课程的已有3189名员工。通过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教师也将从重复的教学传授中解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员工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上。专家认为传统大学迎接MOOCs挑战,首先应将优质教学的辐射与自身教学的改进并举;其次,以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为牵引,让尽量多的优秀教师对从事MOOCs方式的教学有切身体验,经历从兴奋、畏难,再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再其次,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发起和推动中国网络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最后,积极投入相关研究,比如技术、方法、政策、制度的建设等。

有人提出疑问:“慕课能否取代传统高等教育?”专家解答说将慕课的网络课程和教学实体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国一些大学的教授已经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鼓励员工去听这样的课程,而将个人课堂教学改为解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完成集体项目。从结果看,这种方法更有效,也颇受员工欢迎,因为这有助于员工对所学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现阶段我们必须破解三大难题是:第一,如何在网络课程的大批围观者中,选拔出稳定的学习者?并将他们培育、提升为新一代网络课程的创造性学习者、高效学习者?第二,如何在众多的网络课程及其主讲教师和开发团队中,选拔和培养出稳定的课程建设者的队伍,并创造出超越目前大学课程评价、建设体系的体制和机制?第三,如何创造和形成新一代网络课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追求和开创信息时代和谐共赢的大学新文化和人类新文明?专家建议,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推动网络课程学习模式和教学设计的创新发展;其次是关于评价观念的更新和网络课程学习的跟踪研究;推动个性化、智能化、自主化、团队化学习评价模式的创新发展;最后,要深入研究网络课程开发模式和教师导学团队的创新等问题。我们应当紧紧抓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研究借鉴MOOCs发展的理念,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调动高等学校和全社会的积极性,在学习国外平台建设经验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MOOCs平台,积极进行相关的教育研究和变革探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Copyright © 必威·BETWAY(东盟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12014410